首页

原味美脚屋

时间:2025-05-24 07:02:43 作者:水果代餐,多多益善?别信 是谣言 浏览量:70108

  从波兰首都华沙向西南驱车5个多小时,记者来到距华沙400多公里的克沃兹科市莎莱尤芙村。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国电建”)波兰奥得河防洪水库项目部就位于此地。去年12月,奥得河防洪水库项目下的4项工程全部建设完成,进入为期一年的质保运行维护期。

  “以过硬工程质量和高度责任感赢得波方信任”

  今年是奥得河防洪水库项目经理梁钱在波兰度过的第十个春节。“项目建设已经完成,今年春节过得踏实多了。”他说,这个春节,他和许多同事都在坚守岗位。“我们邀请了很多波兰朋友一块儿过年,还一起放了烟花,很热闹!”

  奥得河全长854公里,其中大部分河段在波兰境内,许多波兰城市依河而生、因河而兴。为防治水患,波兰政府下大力气对奥得河进行治理。

  2016年,由中国电建承建的弗罗茨瓦夫防洪工程正式竣工交付,不仅提升了弗罗茨瓦夫市防御洪水的能力,美化了河道,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。“在这次合作中,中国电建以过硬工程质量和高度责任感赢得波方信任,随后又中标了奥得河防洪水库项目。”梁钱说。

  奥得河防洪水库项目包括莎莱尤芙水库项目、克罗斯水库项目、新苏尔防洪项目、维斯卡防洪项目,是奥得河防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项目通过修建滞洪水库、增加主河道行洪区域等,将奥得河防洪能力提升到300年一遇。波兰新苏尔市长雅采克·米勒夫斯基在新苏尔防洪项目竣工仪式上表示,这是一个“历史性的时刻”,“新的防洪工程对这里的发展意义重大”。

  “库区成了风景区,伴我们度过愉快的时光”

  梁钱驾驶汽车,带记者来到克罗斯水库。放眼望去,库区一片绿色。

  在水库管理房的水文控制室内,操作员马雷克·海特纳尔正在屏幕前监测水情。海特纳尔告诉记者,他就住在水库附近的村子里,往年奥得河汛期,水库下游的农田会被淹没,洪水有时甚至会漫到村民家里。去年5月克罗斯水库建成后,汛期再也没有出现农田和农户被淹的情况。

  去年12月,克沃兹科市遭遇暴雨突袭,当地发布了洪水预警。莎莱尤芙水库和克罗斯水库为抵挡洪水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海特纳尔回忆道:“一发现河水水位迅速上涨,我们就关掉闸门蓄水,农田和下游村落都没有受损。”

  梁钱车里的脚垫上粘着厚厚的泥土。他笑着说:“我这辆车就没干净过。”奥得河防洪水库项目分散在波兰不同省份,最远的两个项目距离达300公里。这些年,为了项目如期完工,梁钱和同事们的不少时间花在了来回奔波的路上。

  “最忙的时候,我们每周至少要跟业主洽谈3次,反复协商合同内容、施工细节,同时也要跑各个施工现场,跟进项目进度。”梁钱告诉记者。去年底,项目4项工程全部如期完工,其中维斯卡防洪项目提前5个月完工。

  奥得河流域有大量鸟类、鱼类以及丰富多样的植物物种。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当地环保规定,聘请专业动植物保护公司,制定“动物搬家”最佳方案,并在库区栽种大量树苗,为当地增添了不少绿色。海特纳尔告诉记者,附近居民会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,来克罗斯水库边散步、骑行等,“库区成了风景区,伴我们度过愉快的时光”。

  “有同事和朋友相伴,我们就有努力工作的动力”

  “开饭喽!”洪亮的声音传来,忙碌了一天的员工们迎来晚饭时间。红烧大虾、酱牛肉、拔丝苹果……一桌地道的中餐让大家大快朵颐。“郭师傅做的菜太好吃了,和我在中国留学时吃到的中餐味道一样!”波方员工帕维尔·斯特泽维奇克说。

  从2018年起,每年春节,奥得河防洪水库项目部的中波员工都会齐聚莎莱尤芙村欢度春节。波兰员工的家属也参与进来,项目部生活区内一片欢声笑语。

  斯特泽维奇克曾在中国留学,说一口流利的中文,在项目部负责沟通联络、文件翻译等工作。斯特泽维奇克老家离克沃兹科市200公里左右,项目部办公地址选在莎莱尤芙村后,他搬到这里定居。“这几年和中国同事一起工作,给我留下很多难忘的记忆。我们在工作之余一起打篮球,很多节日也一起度过,感觉十分温暖。”

  将安全生产知识带进当地课堂,教小朋友们认识施工机械,了解安全施工理念;与村民相约,来一场篮球友谊赛;在降雪季节为当地学校提供相关材料,缓解道路湿滑,降低出行安全隐患……“我们都知道村里来了中国企业,家门口的水库是中国企业修建的。”波兰大学生妮可家就在克罗斯水库旁,假期曾在项目部实习。她说,中国企业和周边社区友好往来,这种氛围令人感动。“我希望将来去中国留学,更多了解中国。”

  罗兰德·哈默拉是一名波兰水利工程师,从弗罗茨瓦夫防洪工程起就加入了中国电建。他说:“我在中国电建工作了近10年,很高兴和中国员工一起建设奥得河防洪水库项目。中国企业尊重员工的意见和想法,这是我在这里长期工作的原因之一。”

  项目部经理助理万洪举认为,中波员工之间交流沟通充分,是项目顺利完工的有力保证。他说:“春节期间虽在异国他乡,但有同事和朋友相伴,我们就有努力工作的动力。”

  (本报华沙2月22日电)

  禹丽敏

  (人民日报)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湖南安仁“乡见课堂”田间开方 “智”援农业生产

“民进浙江省委会将继续携手西泠印社集团,策划更多具有西泠韵味、民进特色的文化活动,深化'开明美美'文化共富工作品牌,助力浙江文化强省建设。”王安静表示。

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|华夏瑰宝

与此同时,新款刀锋英雄版还保留了经典的开式车身设计,三段式的顶盖可以快速拆装,并且拆下的顶盖,可以轻松放入后备箱,设计更加便捷和人性化,让“敞篷越野”的乐趣再次回归。可拆卸式车顶不仅提高了可玩性,也可以在突发事故中为用户带来更大的生存保障。

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开工 填补青海新型显示领域产业空白

据了解,虽然暑期已过,重庆家长期盼已久的“神兽归笼”却遭遇二次“投递失败”。继将开学时间从9月1日调整至9月9日后,不少中小学近日再次发布通知明确“暂不返校”,改以线上开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指导。

中国启动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应用创新项目

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方法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,赓续红色血脉,传承红色基因,要善用“大思政课”,重视运用实践教育方式,将课堂从校内向校外延伸,把青少年带到革命旧址,在历史发生地开展专题教学、参观教学、情感教学等多种形式,专家讲、现场听、个人悟,让青少年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,强化对革命精神的认同,把课堂理论讲授与现场体验等实践教育相结合,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,发挥实践育人功能。红色经典记录着党的光辉历史,承载着红色革命传统,要组织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原著、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,引导青少年在诵读红色经典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,培育爱国情怀,点亮信仰之灯。在全媒体时代,要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红色阵地,把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手段相结合,通过“微视频”“微电影”“微课”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,营造图像、文字、故事叙述者与听故事的人相融合的立体形态教学情境,增强红色文化的表现力、传播力、影响力,提升育人效果,教育引导青少年大力发扬红色传统、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